心理咨询师扎堆的真相
李子勋
2025-03-30 09:58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几年,大街上心理咨询工作室越开越多,朋友圈里考心理咨询师证的人也不断增加。这种现象背后藏着三个扎心原因,看完你就明白这个行业为啥突然"人挤人"。
第一层窗户纸是就业焦虑催生的考证热。现在不少白领白天上班,晚上报班考证。我认识的前台小妹小刘就是典型,她花了6800报了个线上培训班,白天接电话晚上刷网课。"现在公司动不动裁员,多个证书多条路"——这话她逢人就说。培训机构正是抓住这种心理,把"时薪500""自由接单"的宣传语贴满社交平台。
第二层猫腻藏在培训产业链里。某知名机构课程顾问私下透露,他们的获客成本占学费的40%。19800的课程包,真正用在教学上的不到6000块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机构跟发证单位搞"“抱过”班",只要交钱就能拿证,这种注水证书在业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。
第三层现实最扎心,真正能靠咨询吃饭的不到20%。一朋友干了5年咨询,现在主要收入来源是给培训机构当讲师。"新手咨询师时薪80还得打折,不如教别人考证来钱快"。这话虽然刺耳,但道出了行业现状——教人入行比亲自接单更赚钱。
如果你正考虑入行,先问自己三个实在问题,能不能忍受前三年入不敷出?有没有持续进修的经济准备?接不接得住来访者的负面情绪?这行不是考个证就能躺赚,需要真本事更需要耐性。

考心理咨询师证到底值不值?
总有人私信问我,"现在考个心理咨询师证有没有用?"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考证广告,搞得人心痒痒。作为“老江湖”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。
一、行业现状比想象中复杂
去年全国报考人数突破80万,可真正干这行的不到三成。二三线城市每小时咨询费多在80-200元之间,和网上传的"时薪上千"差距不小。现在社区服务中心、学校、企业EAP项目倒是确实在招人,但往往需要搭配其他技能,比如社工经验或人力资源管理背景。
二、考证的三大实在好处
1. 系统学点心理学知识挺管用,跟家人朋友相处时能多个思考角度。我考完试那会儿,连孩子写作业磨蹭都能用"阳性强化法"试试
2. 不少单位把证当加分项,特别是教育、医疗、妇联这些系统评职称时能派上用场
3. 线下实操培训能认识些同行,我们那个班后来有五六个人合伙开了工作室
三、这些坑你得绕着走
• 别信"包就业"的鬼话,我表姐花两万八报的“抱过”班,现在证书还在抽屉吃灰
• 注意看发证单位,中科院心理所和人事人才培训网的相对靠谱些
• 那些说"零基础月入三万"的广告,直接划走别犹豫
四、这几类人适合考证
幼儿园老师想转岗心理辅导岗的、社区工作人员要处理家长里短的、企业HR想做员工关怀的,还有单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宝妈。但要是想辞职开诊所的,劝你先去机构实习三个月再说。
五、三四千的证和三四万的培训
基础考证费用一般在3800-5800之间,超过这个数就要掂量值不值。见过最离谱的"高端班"要收6万8,其实就是多了20节录播课。真要提升的话,不如攒钱参加认知行为治疗这类专项培训。
现在市面上鱼龙混杂,上周还有个朋友被忽悠着报了"国际认证班",结果发现发证机构就是个国外皮包公司。记住,所有正规考试都要线下机考,那些交钱就发证的千万别碰。
六、证书不是摇钱树
认识个开心理咨询室的老乡,他店里最赚钱的其实是给企业做心理团建,光靠个体咨询连房租都挣不回来。现在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接学校讲座,一场2000块比做咨询划算多了。
要是你指望拿个证就能坐在咨询室等人上门,趁早打消这个念头。这行和中医有点像,越老越吃香,刚开始那几年得耐得住寂寞。我认识做得好的咨询师,都是先在精神科跟诊两三年才独立接案的。
七、知识比证书更重要
对了说句掏心窝的话,考证只是入门,真功夫在考场外。好多拿了证的人连倾听都不会,只顾着给人贴标签。倒是见过几个没证的社区大姐,调解家庭矛盾那叫一个厉害。心理学这东西,说到底是理解人性的学问,考试能测知识量,测不出共情能力。
要是打定主意要考,记得选有线下实操课的机构。那些教你怎么用房树人测验的,教沙盘分析的,哪怕多花点钱也值。理论知识哪里都能学,但面对面练习的机会可遇不可求。
现在我把报名要准备的资料放这儿,你们自己掂量,大专以上学历证明(学信网可查)、身份证正反面、一寸电子照,还有最重要的是准备好持续学习的耐心。这行最忌讳的就是觉得拿证就完事了,每年续教育学时费的时候,好多人才傻眼。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