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询师考证,这3点没人告诉你
舒东
2025-04-13 10:38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上周刚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,朋友都问我"考证难不难"。作为“老江湖”,说说我的真实经历。去年报考时我也是一头雾水,现在整理出三点关键经验,别踩我踩过的坑。
第一关是选机构。现在市面机构鱼龙混杂,要认准中科院心理所的授权单位。我跑了三家机构对比发现,正规机构的培训费在3000-5000元之间,包含教材和真题集。千万别信"“抱过”班",那种动辄上万的课程纯属割韭菜。
第二是备考时间线。我是每天抽1小时,周末集中学3小时,总共用了3个月。重点要掌握变态心理学和咨询技术两本教材,特别是案例分析题,建议把近5年真题都做透。考试时遇到的原题占比约30%,这部分分数必须拿下。
第三是考试细节。机考时千万别急着点下一题,每道题有2次修改机会。实操考核要特别注意时间把控,我有同学就因超时被扣分。考完45天出成绩,证书在官网可查编号,纸质版会寄到报名机构。
现在很多单位都要求持证上岗,社区心理服务站也在扩招。我考证后兼职做线上咨询,时薪能达到150-300元。但提醒大家,证书只是敲门砖,真正接个案前最好跟前辈实习3个月。

心理咨询师月入过万是真的吗?
总看到网上有人说"心理咨询师轻松月入两三万",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考证广告更是把这份工作吹成了"躺着赚钱"的职业。作为一个从业五年的二级心理咨询师,今天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大实话。
一、月入过万确实存在,但要看"姿势"
上周刚收到老同学微信,"你们这行是不是特好赚?我表姐在深圳做咨询,听说月薪都3万了!"这话对也不对。在一线城市,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单次咨询费确实能达到600-800元。按每天接3个来访者算,月收入确实能突破3万。但注意三个关键点,
1. 得在北上广深这种需求旺盛的城市
2. 至少要有3年以上稳定咨询经验
3. 必须积累足够的口碑和转介绍
刚入行那会儿,我在二线城市的咨询费才150元/小时,每月接不满20个来访者,刨去督导费和场地租金,到手也就四千出头。现在回头看,这行收入就像爬楼梯,得一步步来。
二、三种人的收入天差地别
1. 兼职接单,很多人在简单心理、壹心理等平台接线上咨询,这类时薪普遍在80-200元。我认识的小林老师白天在中学当心理老师,晚上接2单,月增收三四千,但经常遇到临时取消的情况。
2. 机构坐班,新手常去的心理咨询机构,底薪通常在4000-6000元,加上10%-20%的提成。重点是有稳定客源,但得忍受早晚班和业绩压力。
3. 独立执业,这才是高收入群体的主战场。我认识的王医生在杭州自己开工作室,咨询费800元/50分钟,每周工作20小时。但人家有医学背景+海外受训经历+2000+小时个案积累,这种属于金字塔尖。
三、别被培训机构忽悠了
收到不少私信,"花2980元考个证就能上岗吗?"这里必须泼盆冷水。国家早在2017年就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,现在市面上的证书都是培训证明。某知名平台推出的"三个月速成班",结业学员中真正能接个案的不超过10%。
去年有个28岁的学员找我诉苦,花两万块学了各种流派技术,结果在平台上挂了三个月都没接到单。这行最值钱的是持续进修(长程培训动辄三四万)和个案督导(每小时300-800元),前期投入远比想象的大。
四、真正赚钱的往往不靠咨询费
观察身边做得好的同行,收入构成都很丰富,
开设亲子关系工作坊(单场营收2-5万)
给企业做EAP服务(年薪制合作)
心理学知识付费课程(某平台头部老师年入百万)
结合自媒体做心理科普(广告+打赏+带货)
朋友大刘的案例很典型,他在抖音做焦虑症科普,引流到私域做团体咨询,1999元的年度陪伴社群招了300多人,这比单纯做个体咨询来钱快得多。
五、给新人的三个忠告
1. 前三年做好倒贴钱的准备,督导+培训+场地费可能超过收入
2. 一线城市机会更多,二三线城市建议结合学校、社区资源
3. 千万别把考证当终点,这行需要终身学习
4. 警惕"情感挽回""运势咨询"等灰色地带,赚钱要有底线
现在每天仍有新人带着憧憬入行,也有人因收入不稳定选择离开。说到底,心理咨询师和医生、教师一样,需要专业积累和职业信念。那些真正坚持下来的同行,往往早就过了盯着收入数字的阶段——当你能切实帮到来访者时,好收入自然会来敲门。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