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心理咨询师证报考前,先看这五条避坑指南
张婉芳
2025-05-09 14:56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收到很多私信问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事,发现不少朋友连报名资格都没搞明白就急着交钱。去年我陪闺蜜考证的时候,亲眼见过有人被机构忽悠着报了名,结果连考场都进不去。今天就结合最新报考政策,给大家说点大实话。
先泼盆冷水:不是所有人都能考!现在正规考试必须通过指定机构报名,但有三类人连报名资格都没有:①学历不够(中专以下)②非相关专业且没参加过系统培训 ③年龄不满24周岁的在校生。去年有个大二学生花了6800报名,说一千,道一万连准考证都没拿到。
报考费用别被坑!正常全套费用在3000-5000之间,包含培训+考试+证书。要是遇到开口就要8000以上的机构,直接掉头走人。偷偷告诉你们,有些机构会额外收"“抱过”费",这种100%是骗子——国家考试谁敢“抱过”?
备考重点要抓准,千万别死磕书本。案例分析题占60%以上,去年考试新增了线上模拟咨询环节。建议多刷近3年真题,重点练"危机干预"和"青少年心理"两大板块。有个取巧的方法:把常见咨询话术做成手机备忘录,等公交都能背两句。
别忘了三个大坑:
1. 说"不用培训直接考试"的机构快跑
2. 承诺"挂靠工作室"的都是中介
3. 考完让你再交钱注册的纯属诈骗
证书到手后别急着接单,先去社区做义务咨询练手。我闺蜜考完前三个月免费服务了20多个案例,现在时薪能到300+。记住,这行看的是真本事,不是证书镶金边。

心理咨询师证考下来多久能接单?收费标准参考
一、拿证后多久能接单?
1. ☆快的话,当天就能接单☆
如果考证前你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学知识,或者有相关行业经验(比如教师、社工),拿证后可以直接尝试接单。比如在线上平台注册,发布咨询服务,或通过朋友介绍接个案。
不过要注意,这种情况更适合“半路出家”但实战经验很多的人。纯小白不建议盲目接单,毕竟心理咨询关乎来访者的心理健康,技术不扎实容易出问题。
2. ☆大多数人需要3-6个月过渡期☆
对零基础的新手来说,拿证后至少要花3个月“练手”:
积累案例:通过公益咨询、低价体验服务积累实战经验;
参加督导:找资深心理咨询师指导,学习如何处理复杂个案;
打磨技术:针对某一领域(如婚姻情感、青少年心理)深入学习。
举个例子:一线城市的新手咨询师,前3个月可能每月只接3-5单,收费也较低;半年后技术稳定了,接单量能翻倍。
3. ☆哪些方面影响接单速度?☆
地域:大城市需求多,竞争也激烈;小城市客源少,但同行竞争小;
宣传渠道:擅长运营自媒体(小红书、抖音)的人更容易获客;
细分领域:选对方向事半功倍(比如职场压力、亲子关系更受欢迎)。
二、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参考
定价没有统一标准,但可以参考以下行情:
1. ☆按经验水平划分☆
新手(1年以内):每小时80-200元
成熟咨询师(1-3年):每小时200-500元
资深专家(5年以上):每小时500-1500元
划重点:新手初期可以走“低价路线”,比如推出99元/次的体验咨询,既能练手又能积累好评。
2. ☆按咨询形式划分☆
面对面咨询:价格较高,一线城市平均300-800元/小时;
视频/语音咨询:比线下便宜20%-30%;
文字咨询:按次或包月收费,比如200元/次或888元/月。
3. ☆按地区差异调整☆
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普遍收费在300元/小时以上;
二三线城市一般在150-300元/小时;
县城或乡镇地区可能低于100元/小时。
三、定价时避开这些“坑”
1. 别盲目跟风高价
有人觉得“收费高=水平高”,于是标价500元/小时,结果一单都接不到。价格要和能力匹配,前期口碑比赚钱更重要。
2. 免费咨询要谨慎
偶尔做公益可以,但长期免费会让人质疑专业性。不如改成“首次体验半价”,既保留门槛,又吸引客户。
3. 明码标价,避免扯皮
提前在介绍中写明收费标准、时长、取消规则(比如提前24小时取消不扣费)。
四、怎么快速打开市场?
1. 找准你的“标签”
比如专注“失眠焦虑调理”或“青少年叛逆期沟通”,细分领域更容易让人记住你。
2. 用好朋友圈和社群
定期分享心理学干货、成功案例(注意保密隐私),让别人知道你是“专业且靠谱”的。
3. 合作机构挂靠
联系本地心理工作室、医院心理科,申请兼职机会,虽然分成比例低,但能稳定获客。
对了说句大实话:心理咨询师接单快慢,一半看技术,一半看会不会“经营自己”。证书只是入场券,能不能长久做下去,还得靠真本事和用心服务。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