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考心理咨询师证?先看完这5个坑再决定,劝退3类人
舒东
2025-05-09 15:57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两年,朋友圈里突然冒出好多心理咨询师培训广告,不少朋友都来问我:"现在考个证就能接单赚钱,真的靠谱吗?"作为从业8年的二级心理咨询师,今天说点掏心窝子的大实话。
先看组数据:2023年全国新增持证人数超45万,但实际从业者不足3万人。这意味着什么?培训机构卖课收钱的时候,可不会告诉你这些残酷真相:
第一坑:3000块考证就能上岗?做梦!
我表妹去年花5980报的培训班,现在证书在抽屉吃灰。正规咨询室招人最低要心理学本科+2年督导经验,社区心理服务站都要求有100小时个案积累。那些宣传"包就业"的机构,对了只会甩给你几个线上平台的链接。
第二坑:时薪800的传说
我刚入行时接过50块/小时的公益咨询,现在稳定在300-500元区间。但别忘了每周要花8小时做案例督导(自费)、5小时参加专业培训(年均花费1.2万)。真正能月入过万的,要么是医院心理科大夫,要么是开了培训机构的。
三类人千万别冲动报考:
1. 想在家带娃顺便赚钱的全职妈妈(需要固定坐诊时间)
2. 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的(每天要处理大量情绪垃圾)
3. 冲着"轻松高薪"来的转行者(前3年都在贴钱学习)
当然不是说这个行业不好,我接待过凌晨两点求助的抑郁症患者,也见证过破碎家庭重归于好。但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,倒是可以考虑:
有持续学习的经济储备(每年准备2-3万进修费)
情绪稳定像块海绵(能吸收负面情绪不反噬)
真心喜欢与人深度连接(不只是想赚钱)
亲情提示:今年9月1日起,人社部要实施新版《心理健康服务规范》,报考门槛可能提高。建议先找正规机构实习3个月,再决定要不要入行。

心理咨询师证书取消后,哪些证书值得考?
☆一、先搞清现状:证书取消≠行业消失☆
虽然原来的“国考”心理咨询师证没了,但心理健康行业的需求反而越来越大。学校、社区、企业EAP(员工心理援助)、线上咨询平台都在招专业人才。关键是要找到能证明专业能力且受行业认可的替代证书。
☆二、这几类证书值得重点考虑☆
☆1. 中科院心理所的《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证书》☆
发证单位: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(国内心理学领域“天花板”机构)
课程内容:基础心理学、咨询技巧、伦理规范,比原来的国考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。
适合人群:零基础小白、想系统入门的人。
考试时间:每年5月和11月,线上机考。
优势:行业认可度高,很多招聘单位直接写“持中科院证书优先”。
☆2. 中国心理学会的《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》☆
发证单位:中国心理学会(老牌权威机构)
特点:更侧重实操能力考核,比如案例分析、模拟咨询。
适合人群:有一定心理学基础,想往专职咨询师方向发展的人。
划重点:需要先完成指定培训机构的课程才能报考。
☆3. 人社部第三方机构的《心理健康指导专项职业能力证书》☆
发证单位:人社部备案的第三方评价机构(注意查备案资质!)
用途:适合社区工作者、学校老师、HR等需要基础心理知识辅助工作的人。
优势:短期培训(通常1-3个月),费用较低。
☆4. 社会工作师证(心理健康方向)☆
发证单位:民政部、人社部
怎么用:如果你打算在社区、福利机构做心理服务,这个证能直接评职称、加工资。
考试难度:比纯心理学证书多考《社会工作实务》,但实用性更强。
☆三、国际证书能不能考?☆
像ACI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、IPA精神分析证书这类听起来“高大上”的证书,要分情况看:
谨慎考虑:如果机构承诺““抱过””“免考”,大概率是割韭菜。
可尝试的:比如APPC婚姻家庭咨询师(需完成系统课程+督导),适合有明确细分方向的人。
☆四、普通人怎么选?记住3个原则☆
1. 看发证单位背景:优先选科研机构(如中科院)、正规学会(如心理学会)或人社部备案的机构。
2. 看课程内容:至少包含300学时以上理论+实操,最好有案例督导。
3. 别图便宜:价格低于2000元的课程,大概率只教考试套路,学不到真本事。
☆五、没证书能不能做这行?☆
答案是可以,但要有真本事。现在很多平台和机构更看重:
持续学习的证明(培训记录、督导时长)
实际案例经验(比如公益咨询、热线接听)
相关学历背景(心理学、医学、教育学硕士加分)
所以,考证只是第一步,后续参加 workshops(工作坊)、找督导、积累个案才是长久之计。
☆亲情提示:避开这些坑!☆
凡是声称“免考“抱过””“政府补贴直出”的,直接拉黑。
考证前上天眼查搜机构,如果有投诉或官司,赶紧跑。
别迷信“国际认证”,先查发证单位官网是否正规。
如果拿不准,最简单的方法:直接问你想入职的公司或平台,他们认可哪些证书。毕竟,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,找到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才是硬道理。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