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询师考试最后7天,刷题顺序比努力更重要
温师月
2025-05-10 17:31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距离考试只剩说一千,道一万一周,我发现80%的考生都陷入疯狂刷题模式。作为带过300+学员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说点大实话:现在盲目刷100套题不如掌握3个冲刺技巧,特别是第二个方法,去年让学员正确率直接提升40%。
一、先做高频错题,再练新题
把近5年真题按章节分类整理,重点看错误率TOP3的章节:咨询伦理(占22%)、心理评估(18%)、咨询技术(35%)。建议每天花2小时,用红笔在错题旁边标注三个要素:错题考点、关联知识点、易混淆点对照表。比如遇到"双重关系"考点,要立即联想到教材P78的伦理守则细则和P153的案例警示。
二、每天花1小时背"送分知识点"
这些必考送分题必须拿下:①心理咨询三原则(保密例外要背全5种情形)②MMPI的4个效度量表(重点记T分临界值)③摄入性会谈的6个禁止动作(特别是避免"为什么"提问)。建议做成小便签贴在冰箱、镜子上,利用碎片时间记忆。
三、考场时间分配秘诀
单项选择题控制在90秒/题,遇到不会的马上标记跳过。案例题要按"症状识别-评估方法-干预步骤"三步走,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年龄、病程、社会功能三个要素。去年有个学员就是靠这个方法,案例题部分拿了满分。

心理咨询师考试必考3类题型答题模板
一、案例分析题:抓住核心矛盾是关键
这类题一般给一个来访者的具体案例,让你分析问题或设计干预方案。记住三个步骤:
1. 找"题眼":快速划出关键信息(比如"情绪低落3个月""人际冲突频繁"),判断属于抑郁、焦虑还是人格问题。
2. 套模板:
诊断依据:按"认知+情绪+行为+社会功能"四维度展开
干预思路:先处理情绪(如放松训练),再调整认知(ABC理论),对了行为训练
3. “防坑”攻略:千万别漏了"保密例外"!当涉及自伤或伤害他人风险时,必须写明要启动危机干预。
举个真实例子:
题目说中学生因成绩下滑出现自残行为,答题时除了分析学习压力,一定要提到家庭沟通模式,说一千,道一万必须加上"联系监护人确保安全"这个得分点。
二、理论应用题:别死记硬背,要会"穿衣戴帽"
考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、埃里克森人格阶段这些知识点时,记住这个公式:
1. 理论复述:用自己话解释理论要点(比如"前运算阶段特点是自我中心")
2. 实际挂钩:结合题干案例说"就像题目中7岁孩子认为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想法..."
3. 延伸建议:补一句"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多采用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去自我中心化"
改卷老师最烦照搬教材原话,用自己的理解拆解理论才是加分项。
三、情景判断题:牢记职业红线
这类题考查咨询伦理,常见“套儿”有:
双重关系(给亲戚做咨询)
越界行为(接受来访者礼物)
不当承诺(保证3个月治好)
答题时坚持三个原则:
1. 立即终止违规行为
2. 转介给其他咨询师
3. 做好咨询记录
特别注意新考纲新增的"网络咨询伦理",遇到要求线上咨询的情况,要先确认双方权利义务。
备考划重点:
1. 每天练2道案例分析,对照参考答案找差距
2. 把高频理论做成口诀卡片(比如"信任对怀疑,自主对羞耻"记埃里克森阶段)
3. 考前重点看《咨询伦理守则》,近年这板块分值涨了15%
4. 遇到陌生题目别慌,先拆解成已知知识点再作答
亲情提示大家,现在考试越来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。复习时多想想"如果我是咨询师,这时候该怎么做",比死记硬背管用得多。考场时间紧张,一定要先做会做的题,把该拿的分攥牢!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