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心理学考研,这尴尬场面谁懂?
舒东
2025-01-14 14:40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说起应用心理学考研,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场大戏。想要踏入这个热门方向深造,却发现路上布满了各种尴尬和无奈。前有学科知识的浩瀚如烟,后有竞争激烈的压力山大,中间还夹杂着选择院校、备考方法的各种纠结。这场考研大战,简直就是一场心理和知识的双重考验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应用心理学考研的那些尴尬场面,看看你是不是也深有同感。

一、知识海洋深似海,游不到边儿
应用心理学,听起来就挺高大上的,但其实背后是海量的专业知识和理论。想要考研,首先得过知识这一关。可问题是,这知识海洋深似海,游了半天还看不到边儿。
翻开厚厚的专业书,各种心理学理论、实验设计、数据分析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明明每个字都认识,但组合在一起就是看不懂。更要命的是,这些知识还得和实际案例、社会问题结合起来,才能考出好成绩。这可真是让人直呼“臣妾做不到啊”!
为了应对这场知识大战,不少考生只能开启“死记硬背”模式。但问题是,死记硬背能记住多少呢?更别提那些需要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了。于是,很多人就在这种“背了忘,忘了背”的循环中,渐渐失去了信心。
二、院校选择成难题,挑来挑去都迷茫
除了知识这一关,院校选择也是应用心理学考研的一大尴尬场面。全国那么多高校,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?
有的考生迷信名校光环,非985、211不去。但问题是,这些名校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啊!考上的几率简直比中彩票还难。而且,名校的学费、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。
有的考生则看重专业排名,想选一个专业实力强的学校。但问题是,专业排名这东西也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。有的学校排名高,但可能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兴趣不匹配;有的学校排名低,但可能教学质量、师资力量都不错。这可真是让人挑花了眼。
还有的考生则纠结于地理位置。想去大城市见识世面,但又怕竞争激烈;想去小城市图个安稳,但又怕教育资源匮乏。总之,就是左右为难,挑来挑去都迷茫。
三、备考方法五花八门,选哪个都纠结
说到备考方法,那更是让人头疼。市面上各种考研辅导班、网课、资料书琳琅满目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选哪个呢?这真是个大问题。
有的考生选择报辅导班,觉得有老师带着学更有保障。但问题是,辅导班的质量参差不齐。有的老师水平高、负责任,能真正帮到考生;有的老师则敷衍了事、照本宣科,纯粹是浪费时间。而且,辅导班的价格也不菲,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承担得起的。
有的考生则选择自学。但问题是,自学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。如果没有这些能力,很容易就会陷入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的境地。而且,自学还容易走弯路、浪费时间。比如,有的考生花了大量时间钻研某个知识点,结果考试的时候根本没考;有的考生则忽视了某个重要知识点,结果考试的时候吃了大亏。
还有的考生则选择找研友一起学习。但问题是,研友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。有的研友勤奋好学、乐于助人;有的研友则懒散拖延、消极怠工。和这样的研友一起学习,不仅不能起到互相帮助的作用,反而还可能被拖后腿。
四、竞争压力山大,心态崩溃边缘徘徊
最后说说竞争压力吧。应用心理学考研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啊!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考生为了这个方向而努力奋斗,但最终能考上的却是寥寥无几。
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,很多考生都感到焦虑不安、心态崩溃。有的考生甚至还没上考场就已经放弃了;有的考生则勉强上了考场,但发挥失常、名落孙山。
为了应对这种竞争压力,考生们只能不断给自己打气、加油。比如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、保持积极的心态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娱乐等。但这些方法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,并不能完全消除它。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