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询师避坑指南:三个误区要避开

温师月

温师月

2025-04-03 10:37 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+ 关注

有个来访者问我,"老师您从业十年最想提醒新手什么?"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刚入行时踩过的坑。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,新手咨询师最容易栽跟头的三个误区。

第一个误区是总想当"拯救者"。我刚接个案那会儿,遇到抑郁的来访者恨不得24小时待命。有位大学生连续三周每天发十几条消息,我整宿整宿睡不着,结果自己先焦虑发作。后来督导老师一句话点醒我,"咨询师是渡船不是救生艇,别把自己当菩萨"。现在我会在首次咨询就明确界限,紧急情况请拨打危机热线。

第二个误区是迷信技术流派。市面上各种疗法让人眼花缭乱,我见过同行花二十多万学各种证书课程。其实真正起效的原因中,咨询关系占45%,技术只占15%。就像去年接的婚姻咨询个案,用最基础的倾听技术反而让夫妻俩破冰。与其追求高大上的技术,不如先练好"不评判的耳朵"。

第三个误区是忽视自我照顾。咨询师也是普通人,我有段时间连续接诊创伤个案,梦里都是来访者的故事。后来养成每周三固定休息的习惯,雷打不动去游泳。现在咨询室放着心率手环,情绪波动超过阈值就暂停十分钟。记住,咨询师的状态就是最好的治疗工具。

有学员问我,"那要怎么积累经验?"我的建议是从朋辈督导开始。我们几个咨询师自发组建小组,每月轮流报个案。上周讨论的青少年网瘾案例,大家碰撞出三个新视角。这种接地气的交流比闭门造车强十倍。

我个人觉得,心理咨询不是魔术表演,是生命与生命的真实相遇。上周有位来访者在结束咨询时说,"谢谢您没给我答案,而是让我看见自己的光。"这句话,大概就是对咨询师最好的褒奖。

心理咨询师入门
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
心理咨询师入门常见的五个问题

心理咨询师入门常见的五个问题

问题一,没学过心理学能入行吗?

能,但得下功夫补课。不少优秀咨询师本科读的文学、教育甚至理工科,后来通过系统培训转行。关键是要有持续学习的劲头——先啃透《普通心理学》《发展心理学》这些基础教材,再参加靠谱的长程培训。记住,这行光靠热情不够,得把知识底子打牢。

问题二,必须考那个"心理咨询师证书"吗?

现在市面上的证书五花八门,但国家早在2017年就取消了职业资格认证。重点来了,证书不等于能力!与其纠结考哪个证,不如选个包含实习督导的培训项目。有家机构要求学员完成200小时个案模拟和50小时真实咨询记录,这种实战训练比单纯考证管用得多。

问题三,刚开始接不到个案怎么办?

太正常了!建议新人先做这两件事,

1. 去社区服务中心当志愿者,积累免费咨询经验

2. 给资深咨询师当助理,观察他们怎么建立信任关系

有个朋友前三个月只接到2个来访者,但她把每次咨询都录音复盘,半年后个案量自然上来了。记住,口碑比宣传单页管用。

问题四,总被来访者的情绪带着跑咋整?

新手最常见的坎儿。教你三招应急,

提前准备"情绪急救包",在咨询室放个能握在手里的小物件,感觉被卷入时就悄悄捏两下

每周固定做个人体验(自己当来访者)

把督导当救命稻草,别藏着掖着

有位从业8年的老师说,她到现在还会因为某些个案失眠,关键是要学会和情绪共存。

问题五,这行能养活自己吗?

实话实说,前三年别想着赚大钱。一线城市新手咨询师时薪80-150元是常态,还要扣除督导、场地这些成本。但坚持过生存期的人会发现,随着专业能力提升,收入曲线会明显上扬。现在很多咨询师线上线下结合,通过写科普文章、做心理沙龙也能增加收入来源。

入行头两年就像学骑自行车,摔几跤太正常了。重要的是找到靠谱的同行圈子,遇到卡壳时有人拉一把。有位前辈说得好,"心理咨询是门手艺活,耐着性子磨上三五年,手上自然就有准头了。"

相关推荐

© 温馨提示: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询网创作,未经著作权人允许,禁止转载。

评论0
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

500字以内
发送

温师月

心理咨询 | 创作者  IP属地:北京
文章425
粉丝234
关注12

爱情与成熟无关,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,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,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,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、勇敢地、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,那么人们,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。

相关文章

特别推荐

作者影响力排行

培训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