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询师不敢接的六种人,看看有没有你

李一

李一

2025-04-30 11:49 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+ 关注

发现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个误区——以为只要付了钱,心理咨询师就什么人都能接。其实这个行业有明确的"劝退红线",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,避免你白花钱还耽误事儿。

第一种:把咨询师当"算命先生"的

这类人开口就是"你猜我现在在想啥"、"你说我老公是不是出轨了",把心理咨询当读心术。其实心理咨询师不负责破案,更不会替你做决定。他们的专业是帮你梳理思路,就像整理乱糟糟的毛线团,但说一千,道一万织毛衣的还是你自己。

第二种:只想来证明自己没错的

有个真实案例:某来访者连续换了3个咨询师,每次开头都是"所有人都说我有问题,你来评评理"。咨询过程中只要听到不同意见就炸毛,说一千,道一万撂下一句"你们都不懂我"走人。心理咨询不是法庭辩论,咨询师也不是裁判员。

第三种:想要速效救心丸的

上周遇到个姑娘,上来就问:"我失恋三个月了,能不能保证五次咨询让我走出来?"其实心理咨询更像是中医调理,急症去急诊室,慢性病得慢慢调。那些承诺包治百病的"专家",八成是江湖骗子。

第四种:让子女来当替罪羊的

常见场景:家长押着孩子来咨询,自己却拒绝参与。张口就是"老师都说他有问题"、"你们赶紧把他治好"。其实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系统的警报器,只修零件不换系统,迟早还得抛锚。

第五种:身体有病硬扛不说的

有位来访者咨询时总说头疼,后来才发现是脑瘤压迫神经。心理咨询不是医院,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两码事。就像你不能拿创可贴贴骨折,该看医生的千万别耽误。

第六种:把咨询室当树洞的

有位大姐连续咨询两年,每次都吐槽家长里短,但死活不愿意做任何改变。心理咨询不是情感热线,如果只是单纯想找人说话,找闺蜜唠嗑更实惠。

对了说句实在话:心理咨询就像健身私教,教练再好也得你愿意动。如果发现自己符合上面任何一条,不妨先缓缓。有时候暂时的不合适,反而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。

做心理咨询前必
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
做心理咨询前必须知道的五件事

做心理咨询前必须知道的五件事

很多人一听“心理咨询”,第一反应是:“我又没得抑郁症,干嘛要咨询?”其实心理咨询的服务范围远比你想象得更广。比如长期情绪低落、职场压力大、亲密关系矛盾、亲子沟通困难,甚至只是单纯想更了解自己,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帮助。

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更像是“情绪教练”,帮你梳理内心卡住的部分,而不是给“病人”贴标签。就像感冒前多喝热水能预防生病一样,在情绪问题变严重前寻求专业支持,反而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。

二、选对咨询师比价格更重要

现在市面上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挂着“高级导师”头衔,实际连专业资质都没有。记住三个关键点

1. 看专业背景:优先选择心理学专业出身、有系统受训经历的咨询师(比如临床心理学、心理咨询硕士)。

2. 看擅长领域:有人专攻婚姻家庭,有人擅长焦虑症干预,提前问清楚对方经验。

3. 看眼缘:如果第一次聊天就觉得不舒服,别勉强自己“凑合”。信任感是咨询效果的基础,大胆换人也没关系。

三、提前想清楚“我要解决什么”

很多人走进咨询室时,只会模糊地说“我就是不开心”,这样容易让咨询变成漫无目的的闲聊。试着在咨询前给自己列个小清单

三个月最困扰你的事是什么?

你希望咨询后生活有哪些变化?

有没有特别想聊但不敢和朋友开口的话题?

哪怕问题不清晰也没关系,但明确方向能帮你和咨询师更快进入状态。比如:“我想改善和父母的关系”或“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,想调整心态”。

四、咨询过程可能会“先痛后爽”

心理咨询不是按摩,不会全程让你舒服。有时候咨询师会引导你面对不愿触碰的回忆,或是拆解你习惯的思维模式,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情绪波动,甚至短暂地感觉更难受。

别因为一次痛哭流涕就放弃,这恰恰说明咨询触动了核心问题。提前做好心理准备:解决问题需要时间,通常4-6次咨询才能看到初步变化。如果聊了两次就要求“立刻好起来”,反而可能错过真正有用的成长机会。

五、费用和次数要提前问明白

不同咨询师的收费标准差异很大,一线城市资深咨询师可能单次收费800-1500元,新手或线上咨询可能在200-500元之间。务必在第一次沟通时确认这些细节

单次时长(通常50分钟)和费用;

是否建议固定频率(比如每周一次);

如果中途想暂停或结束,如何沟通;

能否开发票或使用医保(部分医院心理咨询科支持)。

避免因为钱的问题产生误会,反而影响咨询效果。

希望这五条经验能帮你避开弯路,更从容地迈出第一步。如果身边有朋友正在犹豫是否尝试心理咨询,不妨把这篇内容分享给TA,或许能帮TA少走些冤枉路。

评论0
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

500字以内
发送

李一

心理咨询 | 创作者  IP属地: 山东
文章378
粉丝54
关注8

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,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,那么,我警告你,在你今后的日子里,你将是很不幸的。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。

相关文章

特别推荐

作者影响力排行

培训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