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!爱犯贱的人究竟咋想的呀?

李一

李一

2025-02-09 10:40 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+ 关注

爱犯贱的人想法比较复杂,往往和他们自身的一些性格特点、成长经历、心理状态等有关系。下面就从心理学角度来聊聊!

爱犯贱的人
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
爱犯贱的人

一、性格特点方面的原因

(一)寻求刺激

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比较好动和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。他们在平淡的生活里觉得无聊,就会去做出一些让人觉得“犯贱”的举动。比如说,在一段相对稳定的感情里,他们可能就会故意逗对方生气,像跟伴侣开玩笑开过了度,说一些有点冒犯但又觉得有趣的话。这其实是因为他们想要打破那种一成不变的状态,追求一种能够让自己的神经兴奋起来的感觉。就好像每天吃一样的饭菜会觉得腻,而偶尔吃点新口味就会觉得刺激一样。

(二)过度自负

还有一类人是因为过度自负。他们觉得自己很有魅力,别人都会围着自己转,不管自己怎么对待别人别人都不会离开。所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,就容易做出一些“犯贱”的行为。比如在社交场合里,明明知道有些话可能会得罪人,还是会说出来,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对方就算听了不舒服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。这种自负让他们有时候会不考虑别人的感受,只按照自己心里想象的样子去做事。

二、成长经历带来的影响

(一)家庭溺爱

小时候如果在家庭里被过度溺爱,那就容易养成“犯贱”的性格。家人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,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。长大了之后到了外面的世界里,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。比如在工作中,可能经常会麻烦同事,做事情比较任性,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家人当成宝贝一样宠着,没学过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。

(二)曾经被忽视

相反,如果小时候经常被人忽视,也可能会出现“犯贱”的情况。他们会用一些不好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。在感情里可能会频繁地给对方打电话、发信息,就算知道对方可能不需要或者已经不耐烦,还是会这么做,就是因为他们太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了。

三、心理状态方面的因素

(一)缺乏安全感

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会做出看似很“犯贱”的事情。比如在友情关系里,总是担心朋友会离开自己,所以就不停地给对方送东西、帮忙,不管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。他们觉得只有通过做这些事情才能抓住朋友的心,让自己心里踏实。在爱情里这种表现更明显,会不停地给对方打电话查岗,想要知道对方每一刻都在干嘛,只要对方稍微回得慢一点就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。

(二)想要证明自己

有些人总是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。他们会通过一些让人觉得奇怪甚至有点“犯贱”的行为来达成这个目的。比如说在团队合作项目中,明明已经有人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方案,他还是会故意提出一些反对意见,然后强行推广自己的方案,因为他想要让大家知道他才是最有能力的,通过这种引起别人注意和争议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有用的、有价值的。

四、应对“犯贱”之人的建议

(一)理解背后原因

当发现有人“犯贱”时,首先要试着去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。如果是性格特点导致的,那要尊重他们的性格,但也明确地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自己接受的,哪些是不能接受的。要是成长经历的问题,就可以从改善他们心理的角度去帮助他们。比如如果是因为不被重视而“犯贱”,那可以适当地多给一些关注,但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健康的关系不应该建立在这种需求上。

(二)保持边界

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都要和“犯贱”的人保持明确的边界。在家庭关系里,不要因为他们的“犯贱”行为就完全听从他们的安排。比如说如果父母总是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去安排自己的生活,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,告诉父母自己的生活自己有安排。在社交关系中也是如此,对于那些总是爱麻烦别人或者用不好的方式引起注意的人,要有礼貌地拒绝他们不合理的请求。

(三)积极引导

如果可能的话,可以积极引导“犯贱”的人做出改变。对于自负的人,可以用事实来慢慢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比如在工作中让他们参与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,让他们看到团队里每个人的重要性。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,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沟通和行为来帮助他们建立起安全感。比如说在朋友关系里,定期和朋友坐下来聊聊彼此的感受,让对方知道自己在乎他,不需要通过那些“犯贱”的行为来获取关注。

爱犯贱的人背后的想法是和他们的性格、经历以及心理状态都有关系的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,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。

相关推荐

© 温馨提示: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询网创作,未经著作权人允许,禁止转载。

评论0
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

500字以内
发送

李一

心理咨询 | 创作者  IP属地: 山东
文章354
粉丝54
关注8

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,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,那么,我警告你,在你今后的日子里,你将是很不幸的。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。

相关文章

特别推荐

作者影响力排行

培训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