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心理咨询师必看的3个避坑技巧

李一

李一

2025-04-15 10:50 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+ 关注

有朋友问我,"现在网上心理咨询平台这么多,到底怎么选才靠谱?"作为接触过10+家咨询机构的“懂行的人”,我个人觉得了三个实战经验分享给大家。

第一招,看平台资质比看广告实在

别被首页弹窗的"99元特惠"迷惑,重点查三个备案,①卫健委认证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;②心理咨询机构备案证明;③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证。比如某知名平台虽然广告铺天盖地,但实际只有工商执照,这种就要当心。

第二招,线下优先选"三甲医院+社区中心"组合

三甲医院心理科有副主任医师坐诊,挂号费才30块,能开正规诊断证明。社区心理咨询站现在覆盖了80%的街道,免费咨询6次/年,这两个渠道特别适合初次接触心理咨询的人。

第三招,视频咨询要确认三个细节

①必须是实时连线不能录播;②要有正规电子协议;③咨询师需露脸并展示证件。去年我同事在某平台遇到"代聊"骗局,对方连摄像头都不敢开,这种绝对要警惕。

我强调一点大家,别被"国际认证""资深专家"头衔唬住。国内认可的是人社部颁发的二、三级证书,去年有个案例就是某机构用假证书被罚款50万。记住,正规咨询师档案里都能查到注册编号。

心理咨询师收费
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
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有哪些猫腻?

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有哪些猫腻?

一、价格不透明,看人下菜碟

有些机构把收费标准写得跟天书似的,同一家机构里不同咨询师收费能差三倍。比如新人咨询师收300块一小时,挂个“资深专家”名头直接涨到800块。其实很多所谓“专家”,不过是多参加了几次培训,实际咨询经验和新人差不了多少。

更离谱的是有些私人工作室,先问你的职业和收入再报价。普通上班族收500,外企高管开口就是1500,用的还是同一套咨询方案。说白了,这就是把心理咨询当奢侈品卖,专挑不差钱的主儿下手。

二、虚高标价玩心理战

有家网红心理咨询室把价格标到2000元/小时,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。结果被学员扒皮,所谓“海外留学背景”的咨询师,其实只在国外读过半年语言学校。这种刻意营造高价=专业的套路,专门忽悠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人。

还有些把价格拆得细碎,首次评估费、方案设计费、咨询执行费、后期跟踪费...七七八八加起来,做个完整咨询要比明码标价的多花40%。这就跟理发店分开收洗剪吹费用一个道理,变着法子多收钱。

三、隐形收费防不胜防

1. 分钟计费陷阱,说好500元/小时,结果55分钟就掐表结束,超时每分钟加收20块。咨询过程中要是多聊了几句家常,费用蹭蹭往上涨。

2. 设备使用费,线上咨询要收平台使用费,线下咨询要收场地费,连纸巾都要单算钱。有来访者吐槽,某次咨询用了三张抽纸,结账时发现多了15元“物料消耗费”。

3. 强制续费套路,交10次咨询费送2次,听起来挺划算?等你交完钱才发现,送的那2次只能在工作日白天使用,和上班时间完全冲突,对了根本用不上。

四、套餐捆绑藏着雷

现在流行买20次咨询送5次督导,其实这里头学问大着呢,

送的督导往往是团体督导,十几个人挤在线上听讲,每人能说上两句话就不错了

套餐规定3个月内用完,超时作废,逼着你每周都得去咨询

中途想退费?扣30%手续费不说,已使用的咨询按原价折算,比单次付费还贵

五、证书资质雾里看花

重点来了,国家早就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了!现在市面上的ACI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、GPST认证什么的,全是培训机构自己搞的野鸡证书。有些咨询师把七八个培训证书挂墙上,看着挺唬人,实际含金量可能还不如超市积分卡。

真要查资质,认准2017年前考取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,或者精神科医师执业证。遇到吹嘘“中德班”“中美班”出身的,直接让对方出示督导记录——正规培训出来的咨询师,至少要有300小时被督导的经历。

选心理咨询师记住这三招,

1. 先查注册信息(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可查)

2. 白纸黑字写清服务内容和价格

3. 首次咨询后觉得不合适,果断换人别将就

心理健康这事急不得,找到靠谱的咨询师比啥都重要。毕竟咱们花钱买的是专业服务,可不是给人家交智商税。

相关推荐

© 温馨提示: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询网创作,未经著作权人允许,禁止转载。

评论0
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

500字以内
发送

李一

心理咨询 | 创作者  IP属地: 山东
文章347
粉丝54
关注8

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,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,那么,我警告你,在你今后的日子里,你将是很不幸的。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。

相关文章

特别推荐

作者影响力排行

培训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