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孩子靠心的发现

兰晓雅

兰晓雅

2022-11-05 23:12  留光心田热门创作者
+ 关注
心理学子刚出生的几个月内,他的人生态度就已经确定了。每个孩子从这个时候便开始展现出与众不同、意义明确的行为模式,以便与其他孩子区别开来。

随着孩子不断成长,这种行为模式越来越清晰,但不会再发生改变。同时,社会关系也会不断加强对其心灵的影响。与生俱来的社会感,随着他对柔情的追逐而逐渐显露出来,追求柔情必然引导孩子向其他人靠近。

弗洛伊德认为,孩子的爱恋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对象,但实际上他人才是孩子爱恋的对象。弗洛伊德说,随着年龄的增长,性冲动的强度和表现方式会发生变化。在2岁孩子的身上,他们的性冲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。只有当孩子的精神机能严重退化时,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的社会感,才会消失。总之,社会感会如影随形地伴着人的一生。社会感不会消失,但可能会在某些状况下发生改变,或者扭曲,或者受限,或者扩张,或者拓宽,不仅拓展到所有的家庭成员,还会扩展到整个家族、国家乃至全人类,甚至扩展到内的、植物、无生命的物种直至全宇宙。因此我们通过研究科出一个重要的结论,人必须具有社会属性。明白这一点,对我们理解人类大有帮助。有些人接收信息和印象主要是靠耳朵,因此心灵机制也倾向于听觉。还有一部分人以肌肉活动为主要感觉器官,但这部分人不是很多。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的嗅觉和味觉异常敏感,对气味敏感,不过数量更少。还有一些孩子,身体中占主宰地位的是肌肉系统,他们天性好动,小时候就喜欢动来动去,长大后更是如此,他们对运动类的活动很感兴趣,甚至睡觉也不肯安静下来,比如他们会在睡觉时烦躁地翻身。还有一些孩子也表现出“坐立不安”的多动性,这种多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坏习惯。

一般来说孩子接触世界,往往是通过强化某一个器官或器官系统,无论是感觉器官还是运动器官来实现的。如果不是这样,他们很难继续生存下去。

孩子会使用自己比较敏感的器官来搜集外部世界的信息,然后根据这些印象,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。所以想要了解一个人,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他是通过哪种器官来认识世界的,因为这个会影响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。此外我们只要清楚一个人的成长经历,就能理解这个人的行为和反应的动机。

相关推荐

© 温馨提示: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询网创作,未经著作权人允许,禁止转载。

评论0
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

500字以内
发送

兰晓雅

心理咨询 | 创作者  IP属地:上海
文章274
粉丝321
关注4

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,看着他的眼睛,当他对你说话时,看着他的嘴,自从世界上出现人类以来,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,当志趣相同的人聚在一起时,交情也就开始了。

相关文章

特别推荐

作者影响力排行

培训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