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教育400-860-3166
作者:晨宇 来源: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:2022-12-06 21:38:22
不合理的管教不如不教
心理学看似矛盾的理念,其实都各自有一些道理。这部分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两面性。

第一面:每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力量。

这么多年来,我对孩子担心太多,以前一直以为孩子的成长要靠规矩、约定和家长约束,忽视了人性向善、向上的本性,以为孩子靠管才向善、向上。这么多年和孩子较真,对孩子各种担忧,导致孩子逆反,自己焦虑。现在发现当我做对了,亲子关系好了,孩子自然显现出上进、积极的一面,也比以前合作多了。

每个孩子都是上进的,都希望有成就、能进步,希望被肯定和认可,这是人的本性,也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动力。有的孩子看起来不思进取、自暴自弃,那是因为他被不断打击,又没有能力克服困难。此时如果父母帮助孩子突破困境,那么孩子的上进心会重新显现。

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善于利用孩子自身的能量,激发出孩子向善向上、自立自主、自我实现的潜能,帮助孩子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。正所谓:教是为了不教,管是为了放手!

如果只是依靠父母的管教,孩子才能看起来不错,那么一方面父母会很辛苦,另一方面,一旦孩子脱离父母的视线,就容易放纵自己,或者不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路。

当然,每个孩子的能力特点各不相同,不是都能成长为世俗意义上优秀的人。以学习为例,每个孩子的悟性是有差别的,进入中学之后,有的孩子即使很努力,可能也难以取得优秀的成绩。所以,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适合的目标,只要孩子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取得进步就值得鼓励。放眼一生,不把重点高中、名牌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和评判标准,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,这样更容易激发出成长的力量。

第二面:孩子有时需要帮助和管教。

孩子虽然本性都是向上的,但是,并不是给孩子信任和自由,孩子就一定能自觉、自律;也不是敢于放手,孩子就能获得理想的发展。孩子还有另外一面,他还需要父母适时的帮助,还需要适当的“管”。孩子更愿意做“喜欢”的事情,不喜欢的事情积极性就不高。所以,有时孩子不喜欢学习或者弹琴,就需要我们适当地坚持和推动,去帮助孩子培养兴趣和信心,之后再逐渐放手。如果放手让孩子玩手机、游戏,少数孩子可能有自觉性,大部分孩子难以

自觉,有的孩子则会沉迷其中甚至上瘾。手机和游戏的诱惑力还是比较大的。很多连成人都难以抗拒,何况孩子呢。所以,一般来说,还需要父母去和孩子约定,适时督促和提醒。

一位妈妈说:“我一直信任女儿,但是她到了初二和一位男生关系很密切,而且言语很暧昧,让人担心她会吃亏。”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,即使孩子本身是自爱的,有时也难以抵御外界的诱惑。

有些困难孩子自己难以克服,比如有的孩子能力不足,难以适应学习进度。就需要父母的辅导或者寻求辅导班、家教的帮助,能力提高之后再逐渐放手。虽然孩子也有智慧,但毕竟阅历和经验较少,难免有目光短浅或思想偏颇、错误的时候,此时需要父母的建议;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、但有些问题自己难以解决,比如孩子情绪烦躁、易发脾气,那么就需要父母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来帮助和应对。有时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试错,去体验行为的结果,但是有些事情则不能。

比如孩子用眼习惯不好,父母不去纠正,等到近视了也于事无补了。所以,父母还需要关注孩子,适时纠偏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