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成长400-860-3166
作者:鲁丽 来源:留光心田心理咨询网 发布时间:2023-02-06 10:24:21
客观看待问题,谨慎使用善意的谎言

事实上,如果一个人的谎言纯粹只是为了让自己在意的人过得更好,他的撒谎行为就是可以接受的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在涉及谎言方面,不能有一点儿私心。这既不现实,也不客观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碰到很多这样的事情,尤其是家里人,父母可能会经常给孩子说一些善意的谎言,为的是更好的教育孩子,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,所以我们是可以接受的。

麻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·费得蒙经过研究发现,60%的人在10分钟的交谈中撒谎2~3次。他还发现撒谎高手通常人缘都比较好。这个研究结果似乎违背社会道德常识,但却不难在生活中得到印证。

与经常撒谎的人相比,那些从来不撒谎的人会发现自己经常得罪人,而且做事总是四处碰壁。即便是那些把实话说得很委婉的人,也无法完全摆脱这样的困境。

那么,结合以上观点,我们是否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: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,我们可以适度而善意地撒点儿谎?善意的谎言作为应急之法、权宜之计可以偶尔为之,但不适合常用。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谎言总有被拆穿的一天。而且一个人说得谎言越多,被发现的概率就越大。一旦谎言被戳破,即使初衷是善意的对方对你的信任度也会大幅下降。

所以,在用善意谎言的时候,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。首先,我们不能赤裸裸地欺骗对方,比如明明什么事都没做,还把所谓的辛苦描绘得栩栩如生。其次,我们的谎言不能给对方造成经济上或者精神上的损失。比如,对方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,想赶紧找个工作维持生计,结果答应帮助对方,却整天晃晃悠悠好像没事人一般。这种做法就是非常不应该的了。

人活着总有很多不得已,有的不得已是针对自己,有的不得已则是针对他人。不管出于怎样的意愿,假如我们想要给予他人更多的关怀和照顾,就应该学会权衡事情的利弊,再酌情做出决定。当然,也不要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更应该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根据当事人的脾气秉性,再作决定。不管是善意地欺瞒,还是直言相告,我们都要非常谨慎,绝不要推已及人,轻而易举地代替他人做出决定,或者剥夺他人知道真相的权利。

总之,在用谎言表达爱和关照时,不要以好心作为撒谎的借口和理由,我们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,这样才能顾及对方的感受,不至于让善意的谎言变成恶意的伤害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