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确的奖惩方法,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
特级教师王兰说过:“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,而是表扬与奖励孩子能够是使孩子变得更聪明。”
看过海狮表演的人,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。海狮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,可以做出顶球、高空跳跃、鼓掌等精彩表演,让人觉得不可思议。海狮之所以会听从工作人员的指令,是因为当它完成动作后,工作人员会喂它们吃美味的鱼。但随后,我们也会发现,当工作人员离开后,海狮的表演也就停止了。
从海狮表演的例子中,我们可以发现,奖励可能会增加当下行为的可能性,但当我们停止奖励时,行为也会随之消失。这跟我们平时利用物质奖励或特权奖励来激励孩子,效果是一样的。奖励使用不当所带来的另一个不良后果,就是会造成孩子对原本感兴趣的事情,失去了热情。
1973年,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。他们来到幼儿园,想知道不同的奖励方式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。研究人员把孩子分成三组。
A组是“许诺奖励”组,孩子们事先得知,如果自己用水彩笔画画,就能得到一个奖状和一枚金丝带。B组是“意外奖励”组,孩子们用水彩笔画了一会儿画后,意外地得到了奖励的惊喜。C组是“无奖励”组,孩子们既没有得到奖励,也不知道别的小朋友有奖励。
一个星期后,研究人员再次来到幼儿园,把水彩笔放在桌上,观察孩子们画画的时间。结果发现,意外得到奖励的B组孩子画画时间最长,其次是没有得到奖励的C组。事先知道画画能得到奖励的A组孩子画画的时间最短,竟然只有“无奖励”组的一半。
因为得到过奖励,孩子们反而对画画不感兴趣了。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:错误的奖励方式,还不如不奖励。因为它会抹杀掉孩子原本就有的兴趣和主动性。
那么,家长应该如何奖励孩子呢?
1、不滥用奖励
对于刚开始学习某个技能的孩子,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是很有必要的。比如孩子刚学习自己吃饭、自己穿衣,那么家长的奖励可以给予他们被认同感,激发动力。
2、初始奖励要及时
在孩子行为塑造的最初阶段,奖励一定要及时。只有及时的奖励才能让孩子明白,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得到的奖励。同时,前期密集的奖励也能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和做事的动力,从而起到塑造行为的目的。
3、不要用你不喜欢的行为奖励孩子
很多家长其实都在做着同样的事:一边指责孩子爱吃糖、爱玩手机,一边把这些当作奖励,来让孩子听话。这样做的直接后果,就是强化孩子的“坏行为、坏习惯”,让孩子更难改正。
总而言之,比起打骂孩子,家长学会正确的"奖惩"方法,教育时能更有效,家长们在教育路上会更为舒心,孩子在成长路上会有更多的受益。
评论0
“无需登录,可直接评论...”